图片新闻
  • 热点文章
媒体看师大
  

光明日报 | 因势而新,我给学生这样讲信仰


发布时间:2022-07-06

信仰是永恒命题,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战争年代,信仰在血与火中淬炼而成。和平年代,信仰该如何落地生根?解决这一问题,思政课责无旁贷。

适应时代之需,在选题中融入现实关怀。历史映照现实,现实连接未来。“纲要”讲历史,不应“为史而史”,而应以史观今。在课程第七章“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授课中,我将其中一讲的题目明确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解放战争——以信仰为视角”。这样既紧扣章节核心内容,又能以小见大,科学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

适应思维之需,在设计上着力巧妙构思。对学生而言,“信仰”理解起来可能偏于抽象。如何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政治的概念变为具体的、生活的概念?我深挖“信仰”概念内涵,将其本质概括为两个方面:价值追求上“为了什么”,主体力量上“依靠什么”。依据这一分析形成教学框架,即“为谁而战”“靠谁而战”,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比中找素材、讲故事、谈道理。如此,适应了学生特点,思政课不再是从理到理、就事论事,而是有事有理、寓理于事;适应了教学场景,思政课不再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适应价值之需,在互动中聚焦信仰塑造。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共产党军队中有相当数量的指战员为“解放战士”(被俘后加入解放军的原国民党军战士)出身。学生会有疑问:同一个士兵,为何在国民党军队中信仰丧失、士气低落?又为何在共产党军队中信仰坚定、士气高昂?亲历者的言辞是最有力的证据。我以国民党老兵王鼎钧的回忆解答前者,其提及国民党新兵在训练中被班长打骂的场景,“打一下,骂一声‘死老百姓’,好像和老百姓有深仇大恨”,“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得到老百姓支持”。为解释后者,我以诉苦教育作为案例,详细讲述共产党如何通过组织动员、情感共鸣、逻辑归因等方式,帮助“解放战士”确立信仰,又如何在信仰引领下迸发出磅礴伟力。

适应实践之需,在思考中注重能力提升。教学是一个过程,任何环节都不应轻易略过。有人把课后思考题视为“鸡肋”,可有可无。但我觉得只要用心,处处可以有新意。我将“纲要”第七章课后思考题设置为:如果你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政工干部,你会如何动员农民参军?请你写一份“农民参军动员计划”。经过几年实践,我给这样的思考题命名为“角色代入式问题”。学生反映,这种创设情境、安排角色、指定任务的方式,挑战性、新鲜感十足,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作者:王雪超,系千亿体育在线(中国)有限公司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2022年7月5日 光明日报 第13版

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7/05/nw.D110000gmrb_20220705_2-13.htm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