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国家发展、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繁荣与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连。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众的心理需求逐渐成为显性需求,且这种需求日益丰富。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为新时代心理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在为心理学发展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赋予了心理学工作者新的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心理学工作者应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关注现实问题,秉承学科本质属性,发展学科新内涵,更加关注人类福祉,以助力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践行心理学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宗旨。心理学研究成果既可以为民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提高民众幸福感、培育积极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风险与危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防控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让政府决策更为科学理性。
第一,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心理或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更深层次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帮助人类获得幸福与发挥潜能的科学,主要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让人类得以积极、充盈、幸福以及繁荣所需要的心理因素。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认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都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要心理状态。研究和实践证明,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提升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助推民众追求卓越、充分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帮助民众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幸福生活,形成更有利于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助其追求有价值感、意义感和幸福感的人生。后疫情时期,心理学工作者应大力使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帮助人们重塑积极心态,提升心理韧性,实现创伤后成长。
第二,重视心理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新时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专门提到“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列为重大行动之一,其目标是“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减缓心理疾病上升趋势”。这彰显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巨大价值与前景。因此,保障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是新时代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使命之一。
提升民众心理健康素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赋予心理学工作者的新使命。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的,疫情让世界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后疫情时期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让建设健康中国更加任重道远。心理学工作者应关注疫情可能造成的大范围创伤后应激综合征问题,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心理健康文化,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与教育,着重提升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引导全社会大众科学、理性地对待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减少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一方面,倡导民众要同等重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让“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的新健康理念入脑入心,增强“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学会运用科学心理学原理与技术调整心态,比如合理情绪ABC理论、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表达性书写等实用的自助式心理技术,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另一方面,要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与教育工作,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要针对心理问题人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其早日康复,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第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理念,其核心是“人”的问题,主要关注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及行为规律和特点,重点是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目标是预防和消解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学科,在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尊重人民的心理需求与诉求,遵循并运用心理规律,尤其是基于我国国情与文化的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心理规律。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还要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研究发现,使用“助推”的策略能够促进个体行为改变,其核心理念是“通过重塑人们的行为决策情境来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让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健康、更富有、更幸福,这为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应用“助推”思想,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等“促进”策略,能够以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来诱发、引导和维持公共健康行为改变,从而进行精细化社会治理,这种现代化的治理方式能够通过“由心而治”来实现社会治理效果的“入脑入心”。
实践证明,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是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即“善治”,进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家对于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为心理学服务社会治理提供了战略机遇,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新时代心理学工作者应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注意疏导社会心态失衡等问题,引导和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近年来,心理学工作者围绕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尤其是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加强应对新冠疫情工作中的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工作纳入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有效开展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为人们戴上“心灵口罩”,减轻疫情所导致的心理伤害,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彰显出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领导下,与多部门协同组织成立的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汇聚了以全国高校为主的心理专业力量,致力于为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在帮助求助者平复情绪、纾解焦虑、提供自我减压建议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心理支持作用,增强了民众的心理免疫力,其援助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后疫情时期,心理学工作者应积极整合资源,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完整功效,创建“数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以实现社会风险实时预警,预测社会心态发展趋势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走势,实现“实时观测、态势预测、精准干预一体化”,助力数字化、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社会治理,深度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民众心理与社会心态服务于社会治理的模式研究”(20ZDA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白学军 章鹏 杨海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千亿体育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来源:2023年2月16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7版
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499&eid=46041&sid=213089&idate=12_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