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初心未改 测绘中国人体质表型“地图”
── 记千亿体育在线(中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学院郑连斌教授
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上海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上,千亿体育在线(中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学院郑连斌教授荣获2020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名誉会长金力,会长张海国向郑连斌颁发证书、奖杯,以表彰这位年逾七旬仍然奋战在我国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前沿的科研工作者,在体质人类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郑老师德高望重,获得这个奖项可谓实至名归。”“这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破‘五唯’的典型,几十年坚守,摒弃浮躁短识功利,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就,填补了国家的空白。” 获奖后,许多业内著名专家学者这样说。
40年如一日,郑连斌致力于体质人类学研究,他带领团队通过观察、测量以及生物分析等方法长期研究我国各民族人口的体质特征,目前已开展了38个少数民族和22个省的汉族体质研究,获得了超过6万人的400多万个有效体质数据,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体质人类学数据库,解决了我国没有系统的民族体质表型记录问题,原创性地勾画出了一幅最详尽的民族体质表型“地图”,使千亿体育在线(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体质人类学宏观研究的“重镇”。
40年坚守一个信念
“如果从1981年写作本科毕业论文算起,我从事中国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已有约40年之久。”郑连斌跟记者讲述这项科研“长征”的“开端”时说,“一天在图书馆看书时,我发现一本《中国八个民族体质调查报告》,序言中有句话‘中国人身体数据到底什么样?’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开始思索,这项工作我也能做。”
“8000元,这是我的第一笔科研经费。”郑连斌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起步的科研工作。他用这笔经费,带着团队花了3年时间跑遍了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所有民族聚集地,对蒙古族进行体质测量。弯脚规、直脚规、马丁尺,是他的常备工具;干燥、风沙、严寒,是他每一段路途中形影不离的“伙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研究条件下,郑连斌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对蒙古族的体质人类学研究。这仅仅是一辈子奋战在田野调查第一线的“战士”郑连斌,吹响的第一声战斗号角。
“参与这项研究,让我们眼界变宽了。”郑连斌说,体质人类学研究对于探讨人类自身的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等以及新的学术观点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国人工业生产、卫生健康、体育运动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和方向参考,所以他始终干劲十足。
2009年,郑连斌带领团队启动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族体质调查,在22个省份设置测量点,历时4年,测量了4.3万多名典型汉族人,通过大量而翔实的数据破译了汉族人体质“密码”,也为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持。他领衔编著出版的《中国汉族体质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汉族体质研究的专著。
40多年来,郑连斌从事中华民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的行程超过30万公里。“因为郑老师的工作,很多民族终于有了第一份完整的人体数据。”郑连斌团队成员、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张兴华说。
艰难困苦在他眼中“都是小事”
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研究,免不了遇到严峻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
“我跟郑老师共事多年,体会最深的是他对工作的执着和坚守。”研究生师从郑连斌的张兴华说,即使在传统体质人类学研究遭受冷落、萧条的状态下,郑连斌也从未放弃,始终坚持在体质人类学研究道路上砥砺前行,不畏艰难,风餐露宿,坚韧不拔。晚辈们深深地为他的精神所折服感染,大家把他比喻为科研道路上的“愚公”。“真应了那句话:‘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他的那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无不令人钦佩和感动。”
“郑老师面对艰难困苦,有句口头禅:‘这些都是小事。’”团队成员、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宇克莉说,“我们从事的体质调查工作,所调查的族群有很多处于群山峻岭中,山体滑坡、雨雪风霜挡不住他的去路。郑老师年事已高,每次我们都劝他不用亲赴采样地,在后方为我们坐镇指导就好,但他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每每义无反顾地和我们一起,下村寨、爬高山、入森林、越河流,冲在田野调查的最前头。”
团队成员、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包金萍告诉记者,2016年郑连斌带领团队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山坡上的陈塘镇为夏尔巴人进行体质测量,“虽然垂直距离只有400多米,但大家在这条危险崎岖的山路上爬了一上午才到达,第一个登顶的竟然是年近70岁的郑老师!”
“每次带领团队进行田野调查,郑老师总是步伐很快、走在队伍第一个,我们这些‘95后’的年轻人常常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的腿最近几年静脉曲张很严重,去年还做了手术。但他总说‘还好’‘走惯了’。”团队成员、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向小雪说,体质调查关键在数据,每人要测80多项指标,郑老师每项都要一一审看,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每次回程路上负责保管测量数据资料的一定是郑老师,哪怕在卧铺上,他也要将那一摞表格稳稳地压在枕头下。他常说,钱可以丢,但数据对科研很珍贵,一定要完好地带回来。”
“吃苦耐劳、敬业踏实、乐观不抱怨……郑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团队成员、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宋晴阳说,郑连斌不仅做课题有韧劲,在文学、史学、数学和地理学方面也知识渊博,“田野调查时,我每晚最期待看郑老师发文,看他用诙谐的语言把一天经历写成游记或诗,一天的疲累就一扫而光了。”
启程在即 “我还想坚持下去”
再过几天,郑连斌将带领团队奔赴广西,对京族进行体质测量。
本可以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如今仍与年轻人一起,在一个又一个散落在地图上的小村庄从事着他钟爱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我喜欢野外工作,虽然有苦,但乐也在其中。”谈到为什么不愿意离开,郑连斌说,“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还缺少一份完整的、可靠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身体数据,我既然从事了这项研究,就有责任来完成这个任务,虽然工程浩大,但我还是想坚持下去。”此外,他也希望能为推动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重新融合、体质人类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贡献一份力量,并培养更多学生在人类学研究方面走得更远。
郑连斌的书桌上有一篇他写的《体质人类学科研工作杂忆》,其结尾或许代表了他的决心:“蓦然回首已卅年,卅年往事在眼前。天南地北洒汗水,五湖四海结情缘。愁累苦烦次第过,更兼几度遭危险。不愿人世平如水,喜将今生付流年。”
年过古稀的郑连斌,是一位温文尔雅、情怀深厚、信念坚定的教授。他早已把小“我”装进了大“我”,以一名老党员对党和国家的赤诚之心和对科研工作的挚爱,自觉地把选题选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专注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祖国大地上,用在民族事业上。他把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统一在了科研工作的每个细节,堪称新时代大学教授之风范代言人。
来源:2020年12月13日 天津日报 第1版
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0-12/13/content_151_3733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