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千亿体育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心理学部田雪博士等撰写的论文“Homogenization of face neural representation during development”在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上发表。
面孔包含了一系列生物、社会和情绪信息,是我们社会交往依赖的重要信息。研究发现,良好的面孔加工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发展起来的。那么在神经机制上,儿童面孔加工能力的发展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是否存在加工模式上质的转变?基于以往研究,文章提出两种发展可能存在的过程:一种可能的发展过程是儿童的面孔加工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儿童和成人拥有各自独特典型的加工模式,发展主要是加工模式表征转变的过程。另外一种可能的发展过程是表征模式标准化过程。发展是从儿童变异性大转变到成人更为一致的加工模式。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田雪博士采用fMRI的技术记录了9-14岁儿童和成人在加工面孔类别刺激时大脑激活的模式,采用了跨被试模式相似性的方法来计算被试间的空间模式的相关。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得到每个被试和其所在组的典型模式的相关以及组内被试之间的模式相关,从而能够区分出两种发展机制。结果发现,面孔加工的关键脑区-右侧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 FFA)和枕叶面孔加工区(occipital face area, OFA)在儿童阶段还未发展成熟。进一步对其未发展成熟脑区的激活空间表征模式的研究发现,这个阶段的儿童激活模式和成人的差异主要是量的差异,他们采用和成人相似的表征模式,只是组间变异较大。这个结果反映了这个阶段儿童面孔加工的发展主要是从儿童表征模式多样性向成人相对统一的模板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这个年龄阶段,儿童面孔加工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这对于我们理解面孔加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8929321001298?via%3Dihub